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高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包括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提交《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申请报告》。申请评估时,针对所提供的导向鲜明的两类四种“评估套餐”,高校要依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自主选择一种。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地方高校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其中申请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需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
集团提交评估申请时,同时说明上轮评估整改情况。针对上轮评估专家组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学校自查的问题,说明学校整改情况,包括采取的主要措施、体制机制上如何保证、整改取得的成效等,总字数限制在2000字以内。上轮评估整改的完成情况是新一轮审核评估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之一。
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评估考察,切实减轻高校负担。“教育部认证”是指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评估归口管理办法(试行)》纳入“高等学校评估项目清单”管理,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并纳入教育部评估归口管理的认证项目,“在有效期内”是指在学校审核评估正式启动的时间(即线上评估开始时),该专业认证结果处于有效期内。学校可在评估系统查询“通过教育部认证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名单”。
“免于评估考察”不等于免于评估,上述有效期内的专业仍在评估范围之内,由学校自行决定该专业是否需申请免于评估考察。
集团若有意愿申请免于评估考察,需在确定审核评估正式启动具体时间后,在评估系统提交免于评估考察申请。根据《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部评估中心将在评估系统中预置有关专业认证材料作为本专业的审核评估材料,由学校最终确认,切实减轻高校负担。
异地校区是指位于主校区所在地级行政区(或其他类型的省份直辖行政区、直辖市)之外开展本科公司产品的校区,如与主校区为同一法人且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制式、标题、落款、公章等与主校区相同的,原则上应与主校区一同参加评估,采用同一套评估方案,并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公司产品审核评估申请报告》中予以说明。除此之外,单独申请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